館僚
成語(Idiom):館僚 (guǎn liáo)
發音(Pronunciation):guǎn l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文職人員。也指那些在官府或機關中工作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館僚一詞源于古代官府中的館舍,原指在館舍中工作的文職人員。后來泛指官府中的官員、文職人員。這個成語通常帶有一定的貶義,暗指那些只會做官僚工作,缺乏實際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會鉆營、做官僚工作,而不關心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在工作場合中,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著辦公室政治,而忽視工作實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館僚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形容當時官員們過分追求權力和地位,而忽視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那些只顧個人利益,不關心國家大事的官員和文職人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館僚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館”是名詞,表示官府中的館舍;“僚”是名詞,表示官員、文職人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很低,都是一群館僚。
2. 我們需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被一群館僚拖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在一個官府的館舍中,一群官員們只會做官僚工作,而不關心實際問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館”和“僚”字的成語,如“館驛不及”、“官官相為”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這個班級里有一些館僚,他們只會玩手機,不認真聽講。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校的領導都是一群館僚,只會開會,不關心學生的實際需求。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的一些決策看起來很官方,但實際上是一群館僚的意志。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需要培養一批有創造力和實際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一群館僚。
5. 成年人(23歲以上):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摒棄館僚思維,注重實際工作的效果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