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本
基本解釋
◎ 印本 yìnběn
[printed copy] 印刷后裝訂的書本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printed books; printed copy
詳細解釋
印刷的書本。對寫本而言。 宋 王溥 《五代會要·經籍》:“見在雕印板《九經》,內有《周禮》、《儀禮》、《公羊》、《穀梁》四經未有印本。” 宋 朱熹 《答胡季隨》之八:“兼此書誤本之傳,不但書坊而已, 黃州 印本亦多有。” 明 陸容 《菽園雜記》卷十:“古人書籍,多無印本,皆自鈔録。” 魯迅 《書信集·致呂蓬尊》:“《十月》我沒有加以刪節,印本的缺少,是我漏譯呢,還是漏排,卻很難說了。”
成語(Idiom):印本
發音(Pronunciation):yìn b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印刷的書籍或文件副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印本是指通過印刷技術制作的書籍或文件的副本。這個成語常用來表示書籍的版本或副本,也可以用來指代文獻的復制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印刷出版行業、圖書館、學校等場景中。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復制品或副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印本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人徐渭的《春秋左傳注》中。由于古代沒有印刷術,書籍都是手工抄寫的,因此印本成為了一種珍貴的文物。后來隨著印刷術的發展,印本逐漸成為了大眾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是一本珍貴的古代印本,非常值得收藏。
2. 圖書館里有很多稀有的印本,可以讓人們深入了解歷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印本與印刷術聯系起來,想象一本書在印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副本,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印刷術的發展歷史,以及古代書籍的制作和保護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本精美的印本,是我最喜歡的繪本。
2. 初中生:這個圖書館收藏了很多珍貴的古代印本,我想去看看。
3. 高中生:老師推薦的這本印本是這門課的教材,我們要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