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詣
基本解釋
北斗七星中第二星的神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北斗魁第一星神名曰 執陰 ,第二星曰 葉詣 。”
成語(Idiom):葉詣(yè yì)
發音(Pronunciation):yè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葉子重疊,形容眾多、重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葉詣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眾多的人或事物重疊在一起。它常用來形容人群或物體的密集程度,表示數量眾多,堆積如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葉詣常用于描述人群、物體堆積如山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人多如潮,擠得水泄不通的情況。例如,可以說“人山人海,葉詣如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葉詣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傳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葉詣的官員,他為官清廉,勤勉盡責,深受百姓的敬愛。一天,有一位百姓因為家里遭遇了災難,前來求助。葉詣感到非常同情,立即帶領官員們前去幫助,結果人數眾多,人群密集,堆積如山。后來,人們用“葉詣”來形容人群的眾多和堆積如山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葉詣由兩個字組成,葉(yè)和詣(yì)。其中,“葉”是名詞,表示葉子;“詣”是動詞,表示到達、趕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山人海,葉詣如山。
2. 餐廳里人多得葉詣。
3. 葉詣的書堆得滿屋子都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葉子和人群堆積的情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片樹葉上堆滿了眾多的人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葉子山,以幫助記憶葉詣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場景來加深對葉詣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操場上的學生葉詣如山,人山人海。
2. 初中生(13-15歲):購物中心里人多得葉詣,根本無法擠進去。
3. 高中生(16-18歲):春運期間火車站人群葉詣,車站的安全人員非常忙碌。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音樂會上觀眾葉詣如山,場面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