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馬計
基本解釋
傳說古代 希臘 人攻打 特洛伊城 九年不下,后來用一計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馬中,佯裝撤退,扔下木馬。 特洛伊 人把木馬當作戰利品運進城內。夜里木馬中的勇士出來打開城門,與攻城軍隊里應外合,占領了 特洛伊城 。后稱潛入敵方內部進行破壞和顛覆活動的辦法為“木馬計”。 毛澤東 《矛盾論》三:“《水滸傳》上 宋江 三打 祝家莊 ,兩次都因情況不明,方法不對,打了敗仗。后來改變方法,從調查情形入手……用了和外國故事中所說木馬計相象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勝仗。”
英文翻譯
1.Trojan horse
成語(Idiom):木馬計(mù mǎ jì)
發音(Pronunciation):mù mǎ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利用詭計或欺騙,暗中設下圈套,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馬計源自古代兵法中的一種戰術,即將士兵藏匿在木馬內,以偷襲敵人的戰略。在成語中,木馬計指的是利用欺騙或詭計的手段,暗中設置圈套或策略,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行事過程中使用的一種狡猾和奸詐的手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馬計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組織用欺騙、詭計等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商業、社交等各種場景中的欺騙行為。例如,某個政治家使用木馬計來破壞競爭對手的聲譽,或者某個商人使用木馬計來獲取競爭對手的商業機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馬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兵法中。相傳,古代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孫臏的軍事家,他在一次戰爭中使用了木馬計成功地偷襲了敵軍,并最終獲得了勝利。這個故事被后人傳頌,并逐漸演變成了木馬計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馬計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利用木馬計成功地奪取了對手的商業機密。
2. 這位政治家經常使用木馬計來詆毀競爭對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馬計”與古代戰爭中的木馬戰術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隱藏在木馬內的士兵,暗中設下圈套,以偷襲敵人的情景。這樣的記憶聯想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木馬計類似的成語,如“暗度陳倉”、“以逸待勞”等,可以幫助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利用木馬計騙了同學的零食。
2. 初中生:他使用木馬計成功地考到了全班第一名。
3. 高中生:政治家在選舉中使用了木馬計來攻擊競爭對手。
4. 大學生:商人利用木馬計竊取了競爭對手的商業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