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威
基本解釋
(1).風的威力。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稜稜霜氣,蔌蔌風威。” 唐 杜甫 《夜》詩:“絶岸風威動,寒房燭影微。” 清 顧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韻》:“不出風威滅,無營日影徐。”
(2).指風發出威力。 清 季開生 《十月初六發榆中抵魚河驛》詩:“振野涼風撲馬飛,孟冬絶塞已風威。”
(3).指教育風化的聲勢、威力。《后漢書·循吏傳·王渙》:“在 溫 三年,遷 兗州 刺史,繩正部郡,風威大行。” 宋 蘇舜欽 《送杜密學赴并州》詩:“惠愛留 關 輔,風威入塞垣。”《好逑傳》第十回:“老恩臺大人,風威霜厲,遠邇肅然,治晚生怎敢以私相干?”
(4).威勢。《南齊書·薛淵戴僧靜等傳論》:“觀茲猛毅,藉以風威,未必投車挾舟,然后勝敵。”
(5).猶威儀。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精神頓生》:“帝見 張九齡 風威秀整,異於眾僚。”
成語(Idiom):風威(fēng wēi)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風勢威力大,形容勢力強大、威風凜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威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風指的是自然界的風,威指的是威力。這個成語形容風勢威力大,比喻勢力強大、威風凜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勢力強大、有威風的人或團體。也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界的風勢勢大威力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一個故事,項羽在戰國時期,曾經有一次追擊敵軍的時候,天降大雨,風勢很大。項羽看到這個情景,感嘆道:“風勢如此之大,真是風威!”從此以后,風威成為了一個形容勢力強大、威風凜凜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威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支軍隊訓練有素,戰斗力非常強,真是風威。
2. 他的演講聲音洪亮有力,給人一種風威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然界的風勢如何威力大,從而引申到形容勢力強大、威風凜凜的人或團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勢力強大、威風凜凜相關的成語,如“聲勢浩大”、“威風凜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在公司里風威很大,大家都很尊敬他。
2.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足球隊風威很大,每次比賽都能打敗對手。
3. 高中生:那個領導在會議上風威凜凜,讓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
4. 大學生:這個社團在校園里風威不可擋,吸引了很多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