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堆
基本解釋
沙漠名。在 新疆 天山 南路。簡稱 龍堆 。《漢書·匈奴傳下》:“豈為 康居 、 烏孫 能踰 白龍堆 而寇西邊哉,乃以制 匈奴 也。”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龍堆 形如土龍身,無頭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餘,皆東北向,相似也。在 西域 中。” 唐 溫庭筠 《塞寒行》:“一點黃塵起雁喧, 白龍堆 下千蹄馬。” 清 趙翼 《南苑大閱恭紀》詩:“特許遠夷觀壁上,威聲早過 白龍堆 。”
英文翻譯
1.yardang; yarding (新疆羅布草原)
成語(Idiom):白龍堆(bái lóng duī)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lóng d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形貌高大威猛,氣勢雄偉壯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龍指白色的龍,象征著神秘、莊嚴和威嚴;堆指高而且威嚴的堆積物。白龍堆意味著人物形象高大、威猛,氣勢雄偉壯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物的威嚴和氣勢,尤其是形容具有領導才能、威風凜凜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龍堆這個成語的故事來自于中國古代傳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白龍的將軍,他身材高大威猛,氣勢雄偉,英勇善戰,所向披靡。因此,人們以他為榜樣,形容有威嚴和氣勢的人物為“白龍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白龍堆”,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材高大,站在那里就像一個白龍堆,讓人肅然起敬。
2. 這位領導的威嚴和氣勢就像一座白龍堆,讓人無法忽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成語“白龍堆”想象成一個高大威猛的白色龍,在一個堆積物上展示著威嚴和氣勢。可以通過繪畫、聯想等方式將形象記憶下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的形象和象征意義,以及其他與威嚴和氣勢相關的成語,如“龍馬精神”、“氣宇軒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站在講臺上就像一座白龍堆,讓我們都很佩服。
2. 初中生:他的身材高大,氣勢雄偉,就像一座白龍堆一樣威風凜凜。
3. 高中生:他的領導風范讓人肅然起敬,真是一座白龍堆。
4. 大學生:這位教授的學識淵博,氣質高雅,給人一種白龍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