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女
基本解釋
古代指從事蠶桑、紡織、縫紉等工作的女子。《穀梁傳·桓公十四年》:“天子親耕以共粢盛,王后親蠶以共祭服,國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以己所自親者也。”《淮南子·泰族訓》:“繭之性為絲,然非得工女煮以熱湯而抽其統紀,則不能成絲。” 宋 梅堯臣 《新繭》詩:“春蠶吐絲足,工女忌寒休。”
成語(Idiom):工女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n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勤勞勇敢的女工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工女是由“工”和“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工”指的是工作,表示勤勞努力;“女”指的是女性,表示女性身份。這個成語形容女性勞動者勤勞努力,勇敢堅強,不怕辛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贊美女性在工作中表現出的勤勞和堅毅精神。可以用于表揚女性職工、女工人等在工作中的優秀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林紓的女子,她十分勤勞,常常在家里織布。有一天,她聽說楚國要征戰,需要用到大量的箭筒。為了支援國家的戰爭,她主動請纓,放棄了織布的時間,改為制作箭筒。她日夜不停地工作,最終完成了5000個箭筒。這個故事傳揚開來,人們用“工女”來形容勤勞努力的女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工女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是一位真正的工女,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2. 這個工廠里的工女們都非常勤勞,非常值得表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工作場景和女性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勤勞努力的女性在工作中堅持不懈的樣子,將其與成語“工女”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工女相關的成語,如“工人階級”、“女工”等,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媽媽是一位工女,每天都在工作中非常努力。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女工人非常勤勞,經常在校園里打掃衛生。
3. 高中生:她是一位優秀的工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