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 喙長三尺 (huì cháng sān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 huì cháng sān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 形容人說話非常兇狠尖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 喙長三尺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喙長三尺,不過一尺之談。”成語中的“喙”指的是鳥嘴,比喻人的嘴巴。人的嘴巴長達三尺,卻只能說出一尺的話,意味著說話尖刻,言辭惡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 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說話尖酸刻薄,咄咄逼人,語言惡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 據傳,《左傳》是春秋時期的一部史書,其中記載了許多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這句成語源自于《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的一段描述,用來形容某人的嘴巴言辭尖刻惡毒,讓人無法接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 主語 + 喙長三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嘴巴喙長三尺,說話總是刺人心肺。
2. 她的喙長三尺,無論是誰都不敢惹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喙長三尺”與形容人說話尖刻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嘴巴非常長,長達三尺,而他所說的話卻只能說出一尺,而且非常刻薄惡毒。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言辭尖刻”、“咄咄逼人”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嘴巴喙長三尺,老是說一些傷人的話。
2. 中學生(13-18歲):她的喙長三尺,無論誰都不敢得罪她。
3. 大學生(19-22歲):他的嘴巴喙長三尺,總是對別人進行無理的批評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