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基本解釋
◎ 中庸 zhōngyōng
(1) [the gold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儒家的道德標準,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
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論語·雍也》
(2)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見“四書”
(3) [mediare]∶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漢· 賈誼《過秦論》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儒家的一種主張) the gold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詳細解釋
(1).儒家的政治、哲學思想。主張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a href="/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 target="_blank">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唐 柳宗元 《祭呂衡州溫文》:“洎乎獲友君子,乃知適於中庸,削去邪雜,顯陳直正?!?明 姚士麟 《見只編》卷中:“但恐違中庸,行怪不可率?!?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判其曲直,辨其誠偽,校其得失,衡其是非,必可修一中庸之道?!?br>(2).指平庸、妥協、保守、不求上進。 魯迅 《華蓋集·通訊》:“惰性表現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是聽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
(3).中等;平常。《荀子·王制》:“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唐 劉知幾 《史通·品藻》:“上智、中庸等差有敘?!?br>(4).指中等、平庸的人。《文選·賈誼<過秦論>》:“材能不及中庸?!?李善 注:“言不及中等庸人也?!薄稌x書·高光傳論》:“下士競而文,中庸靜而質?!?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三階》:“言人有三等,賢、愚、中庸?!?/p>
成語(Idiom):中庸(zhōng yō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中庸是指處事、言行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態度和行為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庸強調在各種情況下都要保持平衡和穩定,不偏不倚地處理問題。它要求人們在面對困難、沖突和矛盾時,保持冷靜、客觀和公正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庸適用于各個方面的生活和工作場景。無論是處理人際關系、解決問題,還是管理團隊、處理矛盾,中庸都是一種重要的行為準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庸最早出自《論語·衛靈公》??鬃訉χ杏沟睦砟钸M行了闡述,認為中庸是一種理想的處世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庸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中”和“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處理爭議時,我們應該保持中庸的態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他一直秉持著中庸之道,處理事情始終如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中庸相關的其他成語進行聯想記憶,如“中立”、“公正”、“平衡”等。此外,可以將中庸的含義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想象在各種情況下如何保持中庸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論語》中有關中庸的章節,深入了解孔子對中庸的理解和闡述。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中庸相關的成語,如“不偏不倚”、“公正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戲中,我們要遵守規則,做一個中庸的玩家。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我們要保持中庸的心態,既不過于緊張,也不過于放松。
3. 高中生:在班級管理中,我們要做一個中庸的班干部,既要關心同學,又要維護紀律。
4.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保持中庸的態度,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