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遂
基本解釋
夭折與壽終。《文選·曹植<王仲宣誄>》:“存亡分流,夭遂同期。” 張銑 注:“夭,少死;遂,終也。言存亡雖且殊途,夭與壽終同期於死也。” 三國 魏 嵇康 《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故曰:‘君子修身以俟命’,‘知命者不立於巖墻之下’。何者?是夭遂之實也。”
成語(Idiom):夭遂(yāo suì)
發音(Pronunciation):yāo s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過早消亡或終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夭遂一詞由“夭”和“遂”兩個字組成。“夭”表示夭折、早逝,指人或事物過早消亡;“遂”表示實現、達到,指人或事物終止或達到預期目標。夭遂一詞合并后表示人或事物過早終止或達到目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夭遂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過早消亡或終止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年輕時就去世,或者一個計劃在開始之前就被取消。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項目或計劃在進行過程中出現意外而終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夭遂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古代的紀傳體史書。在古代,人們相信命運的安排和天命的決定,所以夭遂一詞在古代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宿命色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夭遂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輕輕就夭遂了,真是令人惋惜。
2. 這個計劃在開始之前就夭遂了,我們需要重新考慮。
3. 這個項目本來很有前途,可惜夭遂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夭遂”這個詞語與“早逝、終止”等意思相關的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使用該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夭遂”意義相關的成語,如“夭折”、“早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鳥在天上飛,夭遂了。
2. 小學生:他的夢想在年輕時夭遂了。
3. 中學生:這個音樂計劃在開始之前就夭遂了。
4. 高中生:他的才華在年輕時夭遂了。
5. 大學生:這個創業項目在進行過程中夭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