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穢
基本解釋
兇邪污穢。 三國 魏 曹植 《漢二祖優劣論》:“夫其蕩滌兇穢,剿除丑類,若順迅風而縱烈火,曬白日而掃朝云也。” 唐 韓愈 《論佛骨表》:“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兇穢之餘,豈宜令入宮禁?” 清 唐孫華 《聞毀明逆閹魏忠賢墓》詩:“瀦此兇穢地,蕩為樵牧場。”
成語(Idiom):兇穢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兇惡殘暴,邪惡不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穢是指人的行為兇惡而且邪惡不堪,具有極端殘暴的特征。形容人的行為或言語極為惡劣,毫無道德和人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穢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或言談,特別是那些兇殘殘暴、邪惡不堪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犯罪分子、暴力惡棍等惡劣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穢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用來形容楚國的兇惡政治。楚國國君楚昭王時期,國內腐敗嚴重,官員貪污受賄,百姓生活艱難。楚昭王即位后,決心整治政府腐敗問題,實行“平準”政策。然而,一些貪官污吏卻借機斂財,百姓生活更加困苦。這些貪官污吏的行為被形容為兇惡不堪,因此形成了成語“兇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殺人犯兇穢至極,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
2. 這個惡棍的行為兇穢惡劣,已經傷害了許多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兇惡的人像看到穢物一樣惡心,因此兇穢的意思就是人的行為兇惡而且邪惡不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兇穢相關的成語,如兇相畢露、兇神惡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欺負同學的人真是兇穢,應該受到懲罰。
2. 初中生:電視劇里的反派角色非常兇穢,讓人非常反感。
3. 高中生:歷史上有許多兇穢的人物,他們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災難。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堅決抵制兇穢的行為,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