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枵
成語(Idiom):腹枵(fù xī)
發音(Pronunciation):fù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肚子餓得發慌,形容饑餓難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腹枵是由“腹”和“枵”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腹”指肚子,表示饑餓;“枵”指空虛,表示空蕩蕩、無物。腹枵形容肚子餓得發慌,饑餓難忍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腹枵常用來形容饑餓的程度,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因為長時間沒有吃東西而感到非常餓。在日常生活中,當你感到肚子餓得無法忍受時,可以使用腹枵來形容自己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有記載,相如是漢代著名的詩人和辭章家,他曾經在楚國任職。相如所寫的《上林賦》被楚王高陽賞識,命他為楚王作《離騷》一篇。相如為了寫好《離騷》,他決定要求自己在飲食方面有所節制。相如一連數日沒有進食,肚子餓得非常難受。這時,他寫下了“腹枵”的兩個字,形容自己的饑餓之痛。這個故事成為了腹枵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腹枵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腹”是形容詞,表示肚子;“枵”是形容詞,表示空虛。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容饑餓的程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工作太忙了,中午都來不及吃飯,肚子已經腹枵了。
2. 這個小孩一整天沒吃東西,肚子都餓得腹枵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腹枵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餓得肚子發慌,形容肚子饑餓的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饑餓相關的成語,如“饑不擇食”、“饑寒交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昨天上學忘了帶午飯,中午肚子腹枵得咕咕叫。
2. 初中生:這個暑假我打工賺錢,每天都要忍受腹枵的痛苦。
3. 高中生:備戰高考的時候,我為了不影響學習,常常忍受腹枵的折磨。
4. 大學生:考試期間,圖書館里的座位都被占滿了,我只能忍受腹枵去圖書館排隊等座位。
5. 成人:工作忙碌的時候,常常忘記吃飯,導致肚子腹枵得發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