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手
成語(Idiom):龜手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龜手意指行動遲緩、拖延的狀態或表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龜手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龜”和“手”兩個字組成。其中,“龜”指代烏龜,象征行動緩慢,而“手”則代表行動。因此,龜手指的是行動遲緩、拖延的狀態或表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龜手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行動遲緩、拖延或處理事情慢吞吞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或諷刺那些不夠積極主動、懶散拖沓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龜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五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晉國公子重耳的故事。故事中,公子重耳帶領晉國的軍隊遠征,但他行動遲緩,拖延了時間,最終導致戰事失敗。從此,龜手成為了形容行動遲緩、拖延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龜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龜”和名詞“手”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龜手行動讓整個項目進度拖慢了。
2. 不要再龜手了,我們要盡快完成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龜手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烏龜慢悠悠地用手爬行,來形象地表示行動遲緩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行動遲緩、拖延相關的成語,如“龜毛”、“龜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小明經常龜手,作業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2. 初中生:我真不喜歡和龜手的同學合作,他們總是拖累整個小組的進度。
3. 高中生:考試前幾天才開始復習,真是太龜手了!
4. 大學生:我朋友龜手了好幾天,才告訴我這個重要的消息。
5. 成年人:別龜手了,現在就去辦理這個事情,不要拖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