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書
基本解釋
(1).翻開書。特指打開卦書。《文選·賈誼<鵩鳥賦>》:“異物來萃兮,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讖言其度。” 李善 注:“《説文》曰:‘讖,驗也。’有徵驗之書。 河 洛 所出書曰讖。” 唐 包佶 《嶺下臥疾寄劉長卿員外》詩:“喪馬思開卦,占鴞懶發書。” 宋 蘇軾 《服胡麻賦》:“伏苓為君,此其相兮。我興發書,若合符兮。”
(2).拆開詔書或書信。《史記·李斯列傳》:“使者至,發書, 扶蘇 泣,入內舍,欲自殺。”
(3).發送書信。
成語(Idiom):發書
發音(Pronunciation):fā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書信或消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書是指傳遞書信或消息的行為。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過程。它也可以用來表示傳遞信息的方式高效、迅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書這個成語常常用在描述人們傳遞消息、交流思想的場景中。它可以用來形容現代社交媒體的快速傳播,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通過書信或電子郵件傳遞信息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書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書信是人們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為了傳遞書信,人們常常需要借助郵遞員或其他渠道將書信送達目的地。因此,發書成為了形容傳遞書信的行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書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發”和“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發書,與朋友們保持聯系。
2. 我們需要盡快發書,告知他們會議時間的變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發書”的技巧可以是聯想法。你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古代的郵局,正在將一封封書信交給郵遞員,然后他們會快速地將書信送到目的地,實現了信息的傳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發書”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郵政制度和書信文化。了解古代郵政制度的運作方式和書信的重要性,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晚上都會給我在外地的爺爺奶奶發書,告訴他們我過得很好。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一個微信群,大家經常在群里發書,分享有趣的事情。
3. 高中生:我喜歡寫信給遠方的朋友,通過發書來表達我的思念之情。
4. 大學生:在網絡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發書,與朋友們分享生活中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