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淳
基本解釋
謂天真樸素,未經雕琢。 唐 陸贄 《嘉王橫海軍節度使制》:“氣本元淳,重承先訓,忠肅孝友,寬仁惠和。” 清 林佶 《甘泉宮瓦歌》:“非篆非隸含古意,不琱不琢歸元淳。”
成語(Idiom):元淳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ch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原始純樸的美德和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元淳指的是原始、純樸的美德和品質。表示一個人或事物保持天然、樸實、純真的狀態,沒有受到外界的污染和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性高尚、純潔無瑕或事物的本質真實、樸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元淳”出自《左傳·僖公七年》:“以俟元淳,亦可乎?”意為等待原始純樸的美德和品質,也可以嗎?這句話是說在選擇朋友和官員時,應該選擇那些品德高尚、純潔無瑕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元淳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元”和形容詞“淳”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靈如同一片元淳的湖水,沒有絲毫雜質。
2. 這幅畫展現了自然界的元淳之美。
3. 她的言行舉止總是充滿著元淳的美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元淳”理解為元素(元)的純潔(淳),表示原始的、純樸的美德和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對于純潔、樸實美德的重視,以及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的小花是那么元淳,沒有受到任何污染。
2. 初中生:他的品德非常元淳,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 高中生:這個電影展現了人性的元淳,讓人感動不已。
4. 大學生:在現代社會,保持內心的元淳是一種難得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