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
基本解釋
(1).皎潔的月光。 唐 劉長卿 《宿北山禪寺蘭若》詩:“青松臨古路,白月滿寒山。” 唐 孟郊 《尋裴處士》詩:“遠心寄白月,華髮廻青春。”
(2).見“ 白分 ”。
成語(Idiom):白月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亮的月亮,也比喻純潔、明亮的心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月是由“白”和“月”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白色代表純潔、無暇,而月亮則象征著明亮、美好。因此,“白月”一詞既可以指明亮的月亮,也可以比喻純潔、明亮的心靈。在文學作品中,白月常常被用來表達美好、清新的意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月這個成語常常用在描述夜晚的景色或者人的內心狀態。比如,可以用來形容夜空中明亮的月亮,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內心純潔、明亮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月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一詩中:“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首詩中描述了杜甫思念故鄉的情感,通過“露從今夜白”一句,表達了月光的明亮和純潔,從而衍生出了“白月”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月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白”和名詞“月”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晚上的天空中掛著一輪白月,照得大地明亮如白晝。
2. 他的內心如白月般純潔,從不為功利所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色與明亮的月亮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聯想到白月的純潔和美好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月亮相關的成語,比如“明月如鉤”、“皓月當空”等,以豐富對于月亮的形象和意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晚的白月真美,我想變成一顆星星和它一起閃耀。
2. 初中生:她的內心如白月般純潔,從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
3. 高中生:站在山頂,遠眺白月當空,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寧靜與美好。
4. 大學生:在這個喧鬧的城市里,我希望保持一顆白月般的心靈,不受外界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