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物
基本解釋
描繪人或物。 唐 王藹 《祖二疏圖記》:“ 吳郡 顧生 能寫物,筆下狀人,風神情度,甚得其態(tài)。” 唐 曹鄴 《從天平節(jié)度使游平流園》詩:“自憐不羈者,寫物心常簡。” 宋 曾鞏 《齊州雜詩》序:“雖病不飲酒,而間為小詩,以娛情寫物,亦拙者之適也。”
寫物(xiě wù)
發(fā)音(xiě wù)
基本含義(將物品的形態(tài)、特征、情感等用文字描述出來)
詳細解釋(寫物是一種修辭手法,通過文字描寫物品的形態(tài)、特征、情感等,以達到表達思想感情的目的。它可以用來描寫自然界的景物、人物、動物等,以及抒發(fā)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寫物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被廣泛應用于詩詞、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中。)
使用場景(寫物常常出現(xiàn)在描述自然景物的詩詞中,也可以用于描寫人物形象、動物特征等。它可以用來表達作者的情感、抒發(fā)思想、烘托氛圍等。)
故事起源(寫物起源于中國古代文學,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jīng)》中的《國風·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首詩以形容桃花的美麗為主題,通過描寫桃花的形態(tài)和色彩,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此后,寫物成為了中國文學中常見的表達方式,并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文學作品中。)
成語結構(主要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是“寫”,第二個字是“物”)
例句(1. 春天的花朵綻放著豐富的色彩,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他的詩歌中經(jīng)常運用寫物的手法,以描繪豐富的形象和情感。)
記憶技巧(將“寫物”拆分為“寫”和“物”,并聯(lián)想“寫”是用文字表達,而“物”指的是物品,因此“寫物”就是用文字來描述物品的意思。你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在用文字描繪一件物品的形態(tài)、特征和情感,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你可以閱讀更多古代文學作品,了解不同作家使用寫物的方式和效果。同時,你也可以嘗試自己使用寫物的手法來寫詩、散文或其他文學作品,以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小學生:我用文字描繪了一朵盛開的花,老師夸我寫物寫得很好。中學生:老師要求我們用寫物的手法寫一篇關于秋天的作文。大學生:這位作家的小說中常常運用寫物的手法,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