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得住
基本解釋
對得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請問:如今那些地方官又那個真對得住百姓?”《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我替他檢了一個做官的女婿,又是年輕,又是有錢,亦總算對得住他的了。” 孫中山 《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閉眼想想歷史上我們祖宗流血成河、伏尸蔽野的光景,我們祖宗很對得住子孫。”
成語(Idiom):對得住
發音(Pronunciation):duì dé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應對、對得起別人的期望和要求,表達自己的能力、品德等能夠讓別人滿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對得住”是由“對”、“得”、“住”三個字組成。其中,“對”表示應對、回應;“得”表示符合、達到;“住”表示滿足、滿意。整個成語的意思是能夠應對別人的期望和要求,并讓別人滿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自己能夠勝任某項工作、承擔某種責任或者滿足別人的期望。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能力出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對得住”來源于《紅樓夢》第六十五回:“賈母道:‘你們多大年紀了?我不管你們,你們要對得住你們自己心就是了。’”這句話是賈母對賈寶玉和賈瑞說的,意思是無論別人怎么看待你們,你們要對得住自己的良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會努力工作,對得住公司對我的信任。
2. 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能夠對得住家人的期望。
3. 這個項目是我親自負責的,我會對得住領導的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對得住”拆分成三個字,分別記憶其意思,再結合例句進行練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責任、誠信相關的成語,如“言而有信”、“守信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會好好學習,對得住爸爸媽媽的期望。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對得住同學們的信任,認真負責地完成分配的任務。
3. 高中生:我會努力備戰高考,對得住老師對我的期望。
4. 大學生:我會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對得住自己和父母對我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