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領書
成語(Idiom):簿領書(bó lǐng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bó lǐng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讀書非常勤奮刻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簿領,古代官吏佩戴的一種簿子;書,指讀書學習。簿領書意為佩戴簿子讀書,形容人勤奮刻苦,專心致志地學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學習非常刻苦的人,或者鼓勵人們勤奮學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在任職京兆尹(古代的一種官職)時,他的手下有一個叫楊諫議的官員,他每天都佩戴著簿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白居易看到他如此勤奮,非常敬佩,于是用“簿領書”來形容他。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勤奮學習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簿領書的結構是“名詞+動詞+名詞”,其中“簿領”是動詞,“書”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晚上都熬夜學習,真是個簿領書的人。
2. 她準備考研,每天都在圖書館里簿領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簿領”想象成佩戴在身上的簿子,而“書”則代表著勤奮學習。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佩戴著簿子讀書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與學習、勤奮相關的成語,如“勤能補拙”、“好學不倦”等。
2. 可以了解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和他在文學上的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簿領書一樣,每天都認真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他是個簿領書的人,每天都背很多單詞。
3. 高中生:她準備報考名校,每天都在圖書館里簿領書。
4. 大學生:他是個簿領書的學霸,每天都在圖書館里學習到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