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舄
成語(Idiom):鹵舄(lǔ xī)
發音(Pronunciation):lǔ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謙虛謹慎,不敢自高自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鹵舄原指煮鹵的瓦壇。煮鹵時,瓦壇必須蓋得緊緊的,以免鹵水溢出。因此,鹵舄也比喻人謙虛、謹慎,不敢自高自大,害怕出差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謙虛、謹慎的人,或形容謹慎小心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四》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齊國有個人名叫盧舄,他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不敢自高自大。后來,人們就用“盧舄”來形容謙虛謹慎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鹵”和“舄”兩個字組成,其中“鹵”是指煮鹵的調料,也可以引申為指鹵水;“舄”是指瓦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非常鹵舄,從不敢掉以輕心。
2. 這個年輕人很鹵舄,總是虛心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鹵舄”拆解為“鹵”和“舄”,可以想象煮鹵時,瓦壇蓋得緊緊的,表示人謙虛謹慎,不敢自高自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謙虛、謹慎相關的成語,如“謙虛謹慎”、“謙遜有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鹵舄的同學一起玩,他們不會欺負人。
2. 初中生:老師說要做鹵舄的人,才能有好的學習成績。
3. 高中生:在高考前,我變得更加鹵舄,不敢有絲毫松懈。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保持鹵舄的態度,虛心學習,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