颙颙
成語(Idiom):颙颙(yóng yóng)
發音(Pronunciation):yóng y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神態或言談舉止莊重、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颙颙原指人行走的樣子,后來引申為人的神態或言談舉止莊重、端正。形容人有禮貌、有教養,舉止得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舉止莊重、端莊,特別是在正式場合或重要場合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濬傳》記載了一個故事。王濬是東晉時期的一位將領,他為人莊重,言談舉止有禮。一次,王濬在宴會上喝醉了,但他依然能保持儀態端莊,絲毫不失風度。有人驚訝地說:“王濬醉了,卻還能保持颙颙?!睆拇耍藗冇谩帮J颙”來形容人的莊重、端莊的神態或言談舉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眾場合總是颙颙的,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2. 領導的言談舉止總是颙颙的,讓人感到肅穆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颙颙”聯想為一個人的樣子,整齊莊重,神態端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形容人的莊重、端莊的成語,如“莊重”、“莊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上課時總是颙颙的,讓我們很敬佩。
2. 初中生:在學校的領導面前要保持颙颙的形象,不要做出不雅的舉止。
3. 高中生:參加重要演講比賽時,要注意言談舉止,保持颙颙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