衿鞶
成語(Idiom):衿鞶(jīn bèn)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b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舉止謙虛謹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衿,古代衣領的一部分,用以保護頸部;鞶,古代衣襟上的裝飾物。衿鞶原指古代衣領和襟飾,后來用來形容人謙虛謹慎,不輕易發表意見或言行舉止小心謹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謙虛、小心謹慎的言行舉止。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言談舉止中表現出的謙虛謹慎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先進》中有“衿衣鞶帶而學問不衰,可以為師矣。”的記載,意思是說一個人雖然衣著樸素,但學問卻很深厚,可以做老師了。后來,人們將“衿鞶”引申為形容人的謙虛謹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衿和鞶都是古代衣物的一部分,衿是衣領,鞶是襟飾物。衿鞶在成語中表示人的謙虛謹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衿鞶謹慎,從不魯莽行事。
2. 她的衿鞶態度讓大家都對她刮目相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語中的“衿”和“鞶”與衣物有關,而衣物則與謙虛謹慎的態度相關聯。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穿著樸素的衣服,但卻表現出非常謙虛謹慎的態度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謙虛謹慎相關的成語,如“兢兢業業”、“謹小慎微”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衣物相關的成語,如“衣食父母”、“衣錦還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衿鞶地向老師請教問題。
2. 初中生(14歲):作為班長,他總是衿鞶地處理同學們的事務。
3. 高中生(17歲):他在面試時表現得非常衿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21歲):在團隊合作中,他總是衿鞶地聽取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