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鋤
成語(Idiom):啄鋤(zhuó chú)
發音(Pronunciation):zhòu c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耕種、勞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啄鋤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啄”指鳥類用嘴啄食物,也可引申為勞動;“鋤”指耕種、除草的工具。合在一起,表示勞動、耕種之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啄鋤常用于形容辛勤勞動、勤奮工作的場景,也可以用來表達努力學習、努力奮斗的意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啄鋤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魏風·鵲巢》中的一句詩:“鸞鳥巢于梁,啄彼桑于桑。”這句詩形象地描繪了鸞鳥在梁上筑巢,并用嘴啄食桑葚的場景。后來,“啄鋤”被引申為勞動、耕種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啄鋤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啄”和名詞“鋤”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早起啄鋤田地,直到天黑才回家。
2. 她啄鋤了幾個小時,終于將花園里的雜草全部除掉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啄鋤這個成語:
1. 將“啄”字想象成鳥類用嘴啄食物的動作,將“鋤”字想象成耕種、除草的工具,從而聯想到勞動、耕種的意義。
2. 將啄鋤與努力工作、勤奮學習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勞動、勤奮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這一主題的了解,例如“辛勤勞動”、“勤奮好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啄鋤作業,直到完成為止。
2. 初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愿意啄鋤努力學習。
3. 高中生:高考臨近,我必須啄鋤每一門功課,爭取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不僅要享受,更要啄鋤學業,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