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策
基本解釋
(1).亦作“ 書筴 ”。書冊,書籍。《禮記·曲禮上》:“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韓非子·六反》:“今學者皆道書筴之頌語,不察當世之實事。” 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舊制講官,坐而講讀,別置書策於御案上。”
(2).指夾帶書冊入考場。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挾藏入試,謂之書策。”
成語(Idiom):書策(shū cè)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讀書來啟發和教育自己,以達到提高自身品德和智慧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策是由“書”和“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指的是讀書學習的行為,“策”指的是教育和啟發的方法。書策的基本含義是通過閱讀書籍來啟發和教育自己,以提高自身品德和智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策常用于形容人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可以用于表揚那些勤奮好學、通過閱讀書籍來豐富自己知識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書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五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齊國君主宣公的故事。宣公在位時,積極學習,廣泛閱讀書籍,以提高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因此被贊揚為“書策之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策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閱讀,用書策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2. 她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總是用書策來充實自己的知識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書策這個成語與“讀書”和“啟發”這兩個關鍵詞聯系起來記憶。通過不斷地閱讀書籍來啟發自己,從而提高自身品德和智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并通過實踐來將書中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喜歡用書策來學習新的知識。
2.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用書策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3. 初中生:通過書策,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知識。
4. 高中生:我每天都用書策來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
5. 大學生:我相信通過書策,我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