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里
成語(Idiom):邑里(yì lǐ)
發音(Pronunciation):yì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鄉里、故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邑,指鄉村;里,指村落。邑里合起來表示鄉里、故鄉。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離開故鄉,思鄉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離開故鄉、懷念故土的情感。可以用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或者用來安慰離開故鄉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論語·子罕》。當時,孔子的學生子罕離開了故鄉,思念家鄉的情感使他無法專心學習。孔子安慰他說:“邑者,行也,猶可謂至矣;邑里者,行也,猶可謂至矣。”意思是說,離開故鄉的人,即使到了鄉村,也可以說是到了目的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邑”和“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已經離開邑里很久了,對家鄉的思念越來越深。
2. 雖然在外地工作,但他心里一直惦記著邑里的親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邑里”這個成語與離開故鄉的情感聯系起來來記憶。可以想象自己離開故鄉,走進一個鄉村的場景,感受離鄉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故鄉、鄉村相關的成語,如“鄉愁”、“故園”等,來豐富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已經離開邑里很久了,我想回家看爺爺奶奶。
2. 初中生:我對邑里的小河、小山都記憶猶新,離開那里后我真的很想念。
3. 高中生:離開邑里來到城市讀書,我時常在夢中回到故鄉,感受那種親切的氣息。
4. 大學生:邑里是我成長的地方,離開后我開始了新的生活,但對家鄉的思念從未減少。
5. 成年人:工作的地方離邑里很遠,每年回家一次,見到家人時的喜悅無法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