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喪
基本解釋
送喪;護送靈柩以葬。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贈張籍》詩:“從喪朝至 洛 ,還走不及停。”
成語(Idiom):從喪
發(fā)音(Pronunciation):cóng s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從喪意指在親人過世后,遵循喪禮和規(guī)矩表達哀悼之情。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喪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從字面上解釋,從表示跟隨、遵循,喪表示喪失親人。這個成語主要用于描述人們在親人去世后,按照禮節(jié)和傳統(tǒng)去表達哀悼之情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從喪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喪親之時的行為舉止。它可以用于描述參加葬禮、為親人守孝、舉辦祭祀等與喪失親人有關(guān)的活動。此外,從喪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親人去世后的悲傷和哀痛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篇》中有一段話:“子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其志必從喪。’”這段話中的“志必從喪”意味著君子的志向必須要遵循喪禮和規(guī)矩。后來,人們將“志必從喪”演變成了成語“從喪”。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從喪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從”和名詞“喪”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父親去世后,從喪期間一直守孝。
2. 為了表達對逝去的親人的哀悼之情,他參加了葬禮,從喪期間一直守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從喪”與親人去世后的哀悼行為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親人去世后,從喪期間一直守孝,遵循喪禮和規(guī)矩,表達哀悼之情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喪相關(guān)的其他成語,如“守孝”、“哀痛”等,以擴展對喪失親人和哀悼的相關(guān)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從小就知道要尊敬長輩,所以在爺爺去世后,我從喪期間一直守孝。
2. 初中生:他的喪親之痛讓他變得沉默寡言,從喪期間一直守孝。
3. 高中生:為了表達對逝去的母親的哀悼之情,她參加了葬禮,從喪期間一直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