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云冠
基本解釋
高冠名。 宋 蘇軾 《復次溽字韻記龍井之游》詩:“便投切云冠,予幼好奇服。”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詞:“表獨立,飛霞珮,切云冠。”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 南后 還把先生的切云冠和長劍拿了回來。”參見“ 切云 ”。
成語(Idiom):切云冠
發(fā)音(Pronunciation):qiè yún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膽量極大,能夠切開云層戴在頭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切云冠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膽量極大,勇往直前,能夠切開云層戴在頭上。它源自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傳說中有一位叫做后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為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后羿的妻子嫦娥為了拯救人類,決定自愿吞下仙丹,飛到天空中去割下九個太陽。在割下第八個太陽的時候,嫦娥的力量已經(jīng)非常弱小,但她仍然勇敢地繼續(xù)前進,最終成功地割下了所有的太陽。人們?yōu)榱思o念嫦娥的勇敢和膽識,就用“切云冠”來形容人的膽量極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切云冠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人的膽量極大,勇往直前,不畏困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敢于迎接挑戰(zhàn),勇于冒險的人。例如,當你遇到一個有著非常大膽想法的朋友時,你可以說他“真是一個切云冠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切云冠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講述了后羿的妻子嫦娥為了拯救人類而勇敢地割下九個太陽的故事。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了形容人勇敢無畏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切云冠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切”、“云”和“冠”。其中,“切”表示切割,割下;“云”表示云層;“冠”表示戴在頭上的帽子。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膽量極大,能夠切開云層戴在頭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展現(xiàn)出了切云冠的勇氣。
2. 她是一個切云冠的女孩,勇往直前,從不退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云層上,手持大刀,勇敢地切開云層,將云層戴在頭上,展示出了切云冠的膽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了解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看到了一只大老虎,但他仍然勇敢地走了過去,真是一個切云冠的人。
2. 初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像切云冠一樣勇往直前,不退縮。
3. 高中生:他在考試中敢于冒險嘗試新的解題方法,展現(xiàn)出了切云冠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