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檳榔
基本解釋
果實名。色紫味甘,可食用,亦供藥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馬檳榔》:“馬檳榔生 滇 南 金齒 、 沅江 諸夷地,蔓生。結實大如葡萄,紫色味甘,內有核,頗似大楓子而殼稍薄,團長斜扁不等。核內有仁,亦甜。” 明 吳寬 《記園中草木·馬檳榔》詩:“有樹吾不識,人云馬檳榔?!薄稄V群芳譜·藥譜七·馬檳榔》:“馬檳榔雖乾,嚼之軟美,嚼完以新汲水送下,其清甜香美,凡果無與為此……治產難,傷寒熱病,惡瘡腫毒,俱以冷水嚼服數枚?!币徽f,即何首烏。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三》:“ 粵 西有馬檳榔,不知為何物,至是見州人俱切為片,和蔞葉以敬客,代檳榔焉,呼為馬檳榔,不知為何首烏也?!?/p>
英文翻譯
1.【醫】caper seed
成語(Idiom):馬檳榔(mǎ bīng láng)
發音(Pronunciation):mǎ bīng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做事不講道理,胡亂說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檳榔是由“馬”、“檳榔”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馬指的是馬兒,檳榔指的是檳榔樹。馬兒是指不講道理的人,檳榔樹則是指胡亂說話。馬檳榔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說話做事不講道理,胡亂說話,沒有邏輯和條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檳榔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說話不經思考,隨意亂說,不講道理的情況??梢杂脕砼u那些沒有邏輯和條理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檳榔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有一個人在路上遇到一匹馬,他想要騎上這匹馬。但是這匹馬非常頑皮,不聽他的指揮,任意亂跑。他試圖用各種方法控制馬兒,但都無濟于事。最后,他只好放棄,說:“這匹馬就像是一棵檳榔樹,沒有人能控制得住?!睆拇?,人們用“馬檳榔”來形容一個人說話做事不講道理,胡亂說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馬”和“檳榔”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像馬檳榔一樣,一點也不講道理。
2. 別聽他的,他就是個馬檳榔,什么話都能說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馬檳榔”聯想成一匹頑皮的馬在檳榔樹下亂跑,形象地表示一個人說話胡亂無章,不講道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胡說八道”、“無中生有”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就像是個馬檳榔,說話一點也不講道理。
2. 初中生:老師說的話很有道理,可有些同學就像是馬檳榔一樣,胡亂說話。
3. 高中生:他的論述完全沒有邏輯,簡直就是個馬檳榔。
4. 大學生:在辯論賽上,有些選手就像馬檳榔一樣,沒有條理地亂說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