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雁
成語(Idiom):羔雁(gāo yàn)
發音(Pronunciation):gāo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年幼無知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羔雁是指小雁,是雁的一種。羔雁比較年幼,不懂得遷徙的路線,容易迷失方向。因此,“羔雁”在成語中常常用來比喻年幼無知、缺乏經驗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輕人或初學者缺乏經驗、知識不夠豐富的情況。可以用來指責那些自以為是、輕視他人經驗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嘲自己年輕不懂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羔雁”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故事中,韓非子告訴齊宣王,雁鳥是會遷徙的,而羔雁不會,因為它們年幼無知,不懂得遷徙的路線。這個故事成為了“羔雁”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聰明,但在這個領域還是個羔雁。
2. 年輕人要虛心學習,不要一開始就像個羔雁一樣自以為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羔雁”與年幼無知的小雁形象聯系起來,形成直觀的記憶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年幼無知、缺乏經驗相關的成語,如“涉世未深”、“初出茅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當個羔雁,要努力學習變得聰明。
2. 初中生:他在這個領域還是個羔雁,需要更多的學習和經驗積累。
3. 高中生:我們不應該看不起那些羔雁般的新人,因為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