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gōng suì shēn tuì ㄍㄨㄙ ㄙㄨㄟˋ ㄕㄣ ㄊㄨㄟˋ功遂身退
謂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隱不再做官。《老子》:“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后漢書·李固傳》:“是以賢達功遂身退,全名養壽,無有怵迫之憂。”《梁書·武帝紀上》:“功遂身退,不祁榮滿?!眳⒁姟?功成身退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功遂身退
成語(Idiom):功遂身退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suí shēn t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標后,自愿地離開或退出,不再追求個人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遂身退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功”指的是成就或功績,“遂”表示達到或完成,“身”表示個人,而“退”則意味著離開或退出。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在取得成就或完成任務后,自愿地離開或退出,不再追求個人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取得成功后,能夠懂得適時退讓,不再貪圖權利或名利,以保持自己的清廉和高尚品德。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職場上或其他領域中,達到自己的目標后,選擇退居幕后或放棄權力,以保持自己的尊嚴和道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相傳,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孟嘗君的貴族,他曾經擔任過齊國的宰相。在他任職期間,他通過聰明才智和卓越的能力,為齊國做出了許多貢獻。然而,當他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齊國已經變得安定繁榮時,他主動辭去了宰相的職位,選擇退隱山林,過上了平靜的生活。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功遂身退”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賓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知道什么時候功遂身退,不再追求權力。
2. 這位著名的藝術家,當他覺得自己的創作已經達到了巔峰時,選擇功遂身退,不再追求名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分解為幾個部分進行記憶。將“功遂”理解為完成目標或取得成就,將“身退”理解為離開或退出。通過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可以幫助記憶整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功遂身退”相關的其他成語,例如“功成名遂”、“成就斐然”等。這些成語都與取得成就、功績或成功有關,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中對于成功和退讓的價值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中取得了最高的分數,但我知道什么時候功遂身退,不再拿成績來炫耀。
2. 初中生:我在比賽中贏得了冠軍,但我知道什么時候功遂身退,不再為了勝利而不擇手段。
3. 高中生:我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我知道什么時候功遂身退,不再追求名校的錄取。
4. 大學生:我在社團中擔任了主要職位,但我知道什么時候功遂身退,不再為了權力而忘記初心。
希望這個關于“功遂身退”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