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器
基本解釋
(1).古代作為聘禮的四種玉器。即圭、璋、璧、琮。《儀禮·聘禮》:“凡四器者,唯其所寶,以聘可也。” 鄭玄 注:“言國獨以此為寶也,四器謂圭、璋、璧、琮。”
(2).畫方、圓等圖形的四種工具。即規、矩、準、繩。
成語(Idiom):四器
發音(Pronunciation):sì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四種器具或工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四種不同的器具或工具。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擁有多種技能或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具備多種技能或才能的情況,也可用來稱贊一個人的多才多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四器”最早出現在《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中,原文為“庸賈不如賢人之器”。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四器”,表示一個人擁有多種技能或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會彈鋼琴,還會畫畫,真是個四器全才。
2. 她擅長寫作、演講、攝影,可以說是一個四器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四器”與“多器”聯想,表示一個人擁有多種技能或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成語相關的詞語和故事,以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會唱歌、跳舞、畫畫,真是個四器小天才。
2. 初中生:她擅長寫作、演講和運動,被老師稱為四器之秀。
3. 高中生:他不僅學習優秀,還會彈吉他和寫詩,是一個四器全才。
4. 大學生:她除了學習成績出色,還會彈鋼琴、做飯和編程,真是個四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