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納裘
基本解釋
古時道士的一種袍服。 唐 皮日休 《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詩之二:“不知何事迎新歲,烏納裘中一覺眠。”原注:“烏納裘出《王筠集》。”
成語(Idiom):烏納裘
發音(Pronunciation):wū nà q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穿著樸素,但內心高尚,品德純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烏納裘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烏納裘,言其內則裘也。”烏納裘形容一個人雖然衣著樸素,但內心卻非常高尚,品德純正。它強調了一個人的內在品質比外表更重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烏納裘常用于形容一個人不以外在的華麗裝飾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是通過內心的高尚和品德來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它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品格,也可以用來自勉,提醒自己要注重內在的培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史書,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故事發生在公元前497年,魯國的僖公在位時,他的臣子管仲勸諫他不要奢華浪費,而是要注重內在的修養。管仲用“烏納裘”來形容一個人的內在品質比外在的衣著更重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烏納裘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烏”、“納”、“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穿著樸素,但內心烏納裘,備受大家的尊敬。
2. 這位老師烏納裘,為人師表,深受學生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烏黑的裘皮大衣,暗示他內心高尚、品德純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烏納裘相關的成語,如“外強中干”、“衣冠楚楚”等,以擴展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烏納裘,他總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
2. 初中生:他雖然家境一般,但他的品德烏納裘,深受同學們的尊重。
3. 高中生: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要保持烏納裘的品質,不被外界誘惑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