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子
成語(Idiom):霰子
發音(Pronunciation):xiàn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雪花飄落時所形成的小冰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霰子是一種形態類似于小冰粒的降水形式,是由于雪花在空中經歷多次融化和再凍結形成的。霰子的大小和形狀各異,通常比雪花更小,有時會有一定的硬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雪花飄落的情景,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零散、細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霰子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篁》中,篁指竹子,篁竹是中國竹類中的一種,其葉形似雪花,所以詩中提到:“篁竹青青,白露未晞。”意思是篁竹青翠欲滴,白露還未蒸發。這里的白露就是指霰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天空中飄落的霰子,如夢似幻。
2. 寒冷的冬日里,霰子紛紛揚揚,給大地披上了銀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霰子想象成小小的冰粒,在雪花飄落的時候,這些冰粒落在地面上,給大地披上了銀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天氣有關的成語,如“雪花飛舞”、“風和日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早晨下了很多霰子,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堆了個雪人。
2. 初中生(13-15歲):突然間天空飄起了霰子,我們都被嚇了一跳。
3. 高中生(16-18歲):走在校園里,看著霰子紛紛揚揚地飄落,感覺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希望這個關于“霰子”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