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身
基本解釋
(1).白色的身軀。
(2).光身;赤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段公子》:“二更后,月明如晝,砌蟲唧唧,夜氣清涼,聞院內履聲藉藉。公子白身起,穴窗外窺,隱隱見一少男一幼女,對坐花臺畔。”
(3).即白身人。 唐 徐凝 《自鄂渚至河南將歸江外留辭侍郎》詩:“一生所遇唯 元 白 ,天下無人重布衣。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游子白身歸。”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壬:“ 令狐楚 為 桂府 白身判官,七八年奏官不下。” 元 張可久 《柳營曲·又答》曲:“念我白身,誤卻青春。” 明 王錂 《尋親記·報捷》:“知他有著荷衣分,知他是依舊白身。”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釋諺·白身》:“ 唐 時節度幕職多自辟署,歷久乃奏官於朝。白身者,所謂版授,未通朝籍。”參見“ 白身人 ”。
(4).特指罷官者的身份。 清 錢謙益 《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詩之四:“碁局方闌睡正濃,白身仍作舊 吳 儂。”
英文翻譯
1.(布衣) not holding any government official post
成語(Idiom):白身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功名地位、沒有成就、沒有地位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身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任何成就、地位或者功名。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描述那些在社會上沒有影響力、沒有權力的人。白身可以指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也可以指一個人的學識、才能等方面的缺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社會上沒有任何影響力或者地位,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沒有任何成就。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
1. 形容一個人在職場上沒有任何晉升或者升遷的機會,沒有任何權力或者地位。
2. 形容一個人在學術界沒有任何發表的論文或者研究成果,沒有任何知名度或者聲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楊志的人,他是一個普通的百姓,沒有任何地位或者成就。然而,他卻在抗擊蒙古軍隊的戰斗中表現出色,最終被封為武松將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就不僅僅取決于他的出身和地位,更取決于他的努力和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身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白”和“身”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紀輕,但是已經是個白身了,連個小組長的職位都沒有。
2. 這個藝術家雖然才華橫溢,但是因為沒有正式的學歷,一直是個白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白身”與“沒有任何成就或者地位”的意思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形象的印象。
2. 嘗試用這個成語造幾個句子,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白手起家”、“白紙黑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他是個白身。
2. 小學生:我沒有得過任何獎項,我感覺自己是個白身。
3. 初中生:我在班級里沒有任何職位,我是個白身。
4. 高中生:他雖然成績很好,但是在學校里沒有任何地位,他是個白身。
5. 大學生:他在社會上沒有任何影響力,他是個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