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有增無損
發音(Pronunciation):yǒu zēng wú s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增加了一方面,另一方面并沒有損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在增加某一方面的同時,并沒有損害其他方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改變或增加的情況下,不會對其他方面造成損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記載,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在擔任太尉的時候,提出了一種改革措施,即“有增無損”。他認為,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不僅要增加收入,還要保持原有的利益不受損失。這種理念后來被形成為成語“有增無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前兩個字表示增加,后兩個字表示沒有損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方案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質量有增無損。
2. 我們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環境有增無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有增無損”與“增加并沒有損失”這個意思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增加”和“損失”相關的成語,如“增收節支”、“損人利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覺得我們可以在玩游戲的同時,學到更多知識,有增無損。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但不要忽視其他方面,要有增無損。
3. 高中生: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也要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力爭實現有增無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