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慵
成語(Idiom):猥慵(wěi yōng)
發音(Pronunciation):wěi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懶散怠惰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猥慵一詞由“猥”和“慵”兩個字組成。猥指不正派、不端正,慵指懶散、怠惰。猥慵形容一個人行為不正派,態度懶散怠惰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猥慵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懶散怠惰,不認真對待工作或學習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態度和行為不端正,鞭策他們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猥慵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中的《大東》篇:“猥猥慵慵,民之過也。”意為人民懶散怠惰是民族的過失。后來,猥慵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于形容人的懶散怠惰的樣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猥慵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形容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游手好閑,猥慵不振,一事無成。
2. 這個學生上課時總是猥慵散漫,不認真聽講。
3. 領導對他的工作態度很不滿意,認為他猥慵怠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猥慵的發音“wěi yōng”與“未勇”聯想在一起,表示一個人不勇敢,懶散怠惰的樣子。可以通過這個聯想來記憶猥慵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 學習其他與懶散怠惰相關的成語,如懶散、懶洋洋等,擴充詞匯量。
- 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懶散怠惰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 進行角色扮演活動,模擬一個懶散怠惰的人,讓學生思考并討論如何改變這種態度和行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他經常不做作業,猥慵散漫地玩游戲。
- 初中生:她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因為太猥慵了,不肯努力學習。
- 高中生:他原本有很大的潛力,可惜一直猥慵不振,沒有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