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滅
成語(Idiom):絕滅
發音(Pronunciation):jué m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徹底消亡,完全滅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物種、事物或概念徹底消失、滅絕,不再存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現象或事物在某個時期或地區完全消失、滅絕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人的名聲、聲譽、家族等被毀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篇》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蜉蝣的生命。蜉蝣是一種壽命極短的昆蟲,只能活一天。這個寓言故事表達了一種對短暫生命的哲理思考,即一切事物都有終結的時候,無論是生命還是事物的存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絕滅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絕”和名詞“滅”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種珍稀動物的數量日益減少,有可能面臨絕滅的危險。
2. 這個古老的文明在幾百年前就已經絕滅了,只留下了一些遺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火山爆發的場景,巖漿熊熊燃燒,將周圍的一切都徹底滅絕,這樣就能記住“絕滅”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絕滅相關的成語,如“絕跡”、“絕種”等,以擴大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只小鳥的家被砍掉了,它可能會絕滅。
2. 初中生:人類的不良行為導致了很多動物瀕臨絕滅。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文明因為戰爭和災難而絕滅。
4. 大學生:科學家們正在努力保護瀕臨絕滅的物種,希望它們能夠繼續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