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
基本解釋
(1).表數量。猶一段。事物的一部分。《朱子語類》卷二七:“﹝君子﹞只是理會箇義,卻不曾理會下面一截利;小人卻見得下面一截利,卻不理會事之所宜。”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仙佛到極處與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遺了下一截,終不似圣人之全然。”
(2).表數量。長條形之物的一部分。 毛澤東 《念奴嬌·昆侖》詞:“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 歐 ,一截贈 美 ,一截還東國。” 冉丹 《沙姆》:“那長長的黑影就象一截柱子迅速地向前移去。”
英文翻譯
1.a section; a length
成語(Idiom):一截
發音(Pronunciation):yī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段時間、一段距離或一部分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截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一段時間、一段距離或一部分事物。它常常用來表示某個整體被分割或截取了一部分出來。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整體被分隔開,只剩下一小部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截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各種情況,例如:
1. 描述時間:我只在火車上睡了一截時間,所以還是很疲倦。
2. 描述距離:我們只走了一截路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 描述事物的一部分:他吃了一截蛋糕,剩下的給了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截這個成語的具體起源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根據推測,這個成語可能與古代的木工行業有關。在古代,木工常常需要將木材鋸成各種形狀。當木工鋸木頭時,鋸下來的一小截木料就是“一截”。由于木工行業在古代非常常見,所以這個成語可能就是從這個行業中衍生出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一截”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讀了一截書,就感覺到學到了很多知識。
2. 我只聽了一截演講,但還是被深深地打動了。
3. 她只看了一截電影,就覺得這部電影很有意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一截”的技巧是將其與“切割”或“分割”聯系起來。想象一把鋒利的刀子在某個物體上切割,將它分割成兩段,只剩下一小截。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一截”相關的成語,例如“一刻千金”(一刻的時間如同千金的價值)或“一分為二”(將一個整體分成兩部分)。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只吃了一截巧克力,留給爸爸媽媽一截。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只給我們講了一截故事,下節課再繼續。
3. 高中生(16-18歲):我只寫了一截論文,還有很多要補充和修改的地方。
4. 大學生(19-22歲):我只讀了一截這本小說,但已經被深深吸引住了。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我只看了一截這部電影,但已經被它的劇情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