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虛左以待 (xū zuǒ yǐ dài)
發(fā)音(Pronunciation):xū zuǒ yǐ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待某人或某事持保留態(tài)度,不表明立場或觀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虛左以待是由“虛”、“左”、“以”、“待”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虛”表示虛假、不實,“左”指左派,即左傾思想,“以”表示以、用,“待”表示對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對待某個人或某個事物時,曖昧、模棱兩可,不明確表態(tài)的態(tài)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受到冷遇、漠視、不被重視的情況。例如,當某個政治派別或團體在某個問題上沒有明確表態(tài)時,可以用“虛左以待”來形容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態(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楊慎《西洲曲》中的一句詩:“虛左以待,宛如長鯨摩太休。”可見,虛左以待的概念在古代已經(jīng)存在。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并被廣泛應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虛左以待,不愿明確表態(tài)。
2. 在這個重要會議上,他們對我們的提案虛左以待,沒有給予重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左右搖擺,不停變換立場,對待事物持保留態(tài)度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政治、立場相關的成語,如“左顧右盼”、“明哲保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問我喜歡哪個科目,我虛左以待地回答:“我都喜歡!”
2. 初中生:同學們在討論一個問題時,我虛左以待,沒有表明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面對老師的提問,他虛左以待,不愿意明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