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習
成語(Idiom):暴習(bào xí)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x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學習方法急躁,不持之以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習是由“暴”和“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暴,意為急躁、魯莽;習,意為學習、熟悉。暴習指學習方法急躁,不持之以恒,缺乏耐心和恒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暴習常用于描述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正確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不注重日常學習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學者,他在學習上非常刻苦,但卻因為學習方法不當而導致成果不顯著。后來,他得到一位名叫楊雄的老師的指點,才改變了學習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從此,人們就用“暴習”來形容學習方法急躁、不持之以恒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暴習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暴”和動詞“習”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從不認真學習,只在考試前暴習一下。
2. 暴習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的,你需要持之以恒地學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暴習”與學習方法不當、急躁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同時,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董仲舒的經歷,想象自己在學習上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從而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成語的故事起源和使用場景,可以閱讀相關的古代文獻或參考成語詞典。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學習方法、態度相關的成語,如“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暴習,我喜歡每天都認真做作業。
2. 初中生:我之前總是暴習,結果考試成績不理想,現在我決定改變學習方法。
3. 高中生: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我要堅持每天學習,不再暴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