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俠
基本解釋
義氣豪俠。《后漢書·張堪廉范傳論》:“ 張堪 、 廉范 皆以氣俠立名,觀其振危急,赴險阸,有足壯者。” 晉 張華 《協陵王宮俠曲》:“雄兒任氣俠,聲蓋少年場。”《梁書·裴邃傳》:“﹝ 之橫 ﹞少好賓游,重氣俠,不事產業。”《宋史·文苑傳五·賀鑄》:“ 江 淮 間有 米芾 以魁岸奇譎知名, 鑄 以氣俠雄爽適相先后。”
成語(Idiom):氣俠
發音(Pronunciation):qì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氣魄豪邁的俠士,形容人品格高尚、膽識過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氣俠是由“氣”和“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氣”指的是氣概、氣勢,表示人的品質和膽識;“俠”指的是俠義、俠士,表示人的高尚品德和行為。氣俠形容人的氣概豪邁,膽識過人,有著高尚的品質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氣俠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有膽識、有魄力、有俠義精神的人。可以用來贊美英勇的戰士、正義的俠客,也可以用來形容有大志向、有膽識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一部中國古代文學名著,其中有一段話:“賈母見尤氏這般氣俠,心中大喜。”這句話出自紅樓夢第一百三十四回,作者用“氣俠”來形容尤氏勇敢、有膽識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氣”和“俠”。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氣俠,敢于挑戰任何困難。
2. 這位年輕人膽識過人,真是一個氣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氣俠”與“俠士”、“膽識”、“氣勢”等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俠客文化,以及其他與俠義精神相關的成語,如“俠肝義膽”、“俠骨柔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一個氣俠,勇敢地保護了小動物。
2. 初中生(12-15歲):他的膽識過人,被大家稱為校園中的氣俠。
3. 高中生(15-18歲):他的氣概豪邁,是真正的氣俠。
4. 大學生及以上:他的膽識和俠義精神讓他成為了社會上的一位氣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