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帖
成語(Idiom):閣帖(gé tiē)
發(fā)音(Pronunciation):gé t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人雅士在閣樓或書房中留下的各種文稿和字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閣帖是由“閣”和“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閣指的是樓閣,帖指的是寫字的紙。閣帖原指文人雅士在閣樓或書房中留下的各種文稿和字畫。后來,閣帖也用來形容文人的才華和文化修養(yǎng)。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閣帖一詞多用于描述文人雅士留下的文稿和字畫,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華和文化修養(yǎng)。在現(xiàn)代,閣帖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地方的文化氛圍和藝術(shù)品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閣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賈仲明的《雙調(diào)·閨怨》中:“閣帖兒,畫樓兒,兩個心兒同作癡。”意為在樓閣中寫字的紙和畫樓中的畫,兩者都是出自同一個癡心的人。后來,閣帖逐漸引申為文人雅士的文稿和字畫。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閣帖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房里擺滿了各種閣帖,顯示出他對文化的熱愛。
2. 這幅畫作是名家的閣帖,非常珍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想要記憶閣帖這個成語,可以將“閣”字和“帖”字進行聯(lián)想。可以想象在一個古老的樓閣中,有很多寫字的紙?zhí)樱纬闪艘粋€文人雅士的閣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深入學習和了解閣帖這個成語,可以閱讀相關(guān)的文學作品和歷史資料,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還可以學習書法和繪畫,親自體驗寫字和繪畫的樂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書房里看到了爸爸的閣帖,畫得非常漂亮。
2. 初中生: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古代文人的閣帖,讓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3. 高中生:我喜歡在書房里寫一些閣帖,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4. 大學生:我正在研究明代文人的閣帖,希望能夠了解他們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