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膂
成語(Idiom):共膂
發音(Pronunciation):gòng l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共同承擔艱辛,共同分擔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共膂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共”表示共同,共享,而“膂”表示肩膀和背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在困難時刻,大家一起分擔負擔,共同面對困難,互相扶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共膂常常用來形容團隊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它可以用在工作場合,學習環境,甚至家庭中,強調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共同承擔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共膂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孟嘗君的貴族,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三,因此被稱為“三郎”。孟嘗君非常聰明,但他的兩個兄弟卻非常懶惰。一天,孟嘗君的父親生病了,家里的事情都由孟嘗君一個人處理。他不僅照顧父親,還要料理家務和處理家族的事務。盡管如此,孟嘗君從來沒有抱怨過,他一直默默地承擔著這些責任。最終,他的兄弟們意識到了自己的懶惰,決定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共同承擔艱辛。于是,人們就用“共膂”來形容這種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共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需要共膂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2. 面對困難,大家要共膂承擔,共同努力克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共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想象一個團隊的成員們一起扛起一個沉重的負重,共同承擔著困難的場景。
2. 將“共”字和“膂”字分別與“共同”和“承擔”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強調共同分擔困難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共膂有興趣,可以學習更多關于團隊合作和互助的成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團結,大家共膂合作,一起完成作業。
2. 初中生:在社團活動中,我們需要共膂協作,共同策劃和組織各種活動。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班上的同學要共膂承擔,共同努力,互相支持。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共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