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籟
基本解釋
從孔穴中發出的各種聲音。亦指各種一般的聲音?!?a href="/r_ci_b3b9ab01fe784ea29231f09758de6e23/" target="_blank">文選·張協<雜詩>之六》:“咆虎響窮山,鳴鶴聒空林。凄風為我嘯,百籟坐自吟?!?劉良 注:“百籟,謂諸孔穴草木風所激而為聲。” 晉 張協 《七命》:“尋竹竦莖蔭其壑,百籟羣鳴聾其山?!?唐 李嶠 《石淙》詩:“羽蓋龍旗下絶冥,蘭陰薜幄坐云扃。鳥和百籟疑調管,花發千巖似畫屏。”
成語(Idiom):百籟(bǎi lài)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l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聲音多而雜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籟一詞源自《莊子·齊物論》中的“百川會海,大海所以能納百川而不為滿也”。百川會海形容海洋能夠容納百川而不溢出,百籟則形容聲音多而雜亂,如同海洋能夠容納各種水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聲音喧鬧、雜亂的場景,如熱鬧的市場、車站、學校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百川會海”一詞形象地描述了海洋能夠容納百川的情景。后來,人們將其引申為形容聲音雜亂的場景,形成了成語“百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市場上百貨琳瑯滿目,各種叫賣聲、交談聲、交通喧囂等聲音交織在一起,猶如百籟。
2. 教室里同學們的說話聲、書頁翻動聲、鉛筆寫字聲等聲音混雜在一起,宛如百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個喧鬧的場景,想象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形成百籟之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聲音相關的成語,如“鴉雀無聲”、“雞犬不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教室里同學們的笑聲、唱歌聲、讀書聲等聲音混雜在一起,像是百籟。
2. 初中生:夜晚公園里蛙鳴聲、蟬鳴聲、鳥叫聲等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百籟之聲。
3. 高中生:火車站里乘客的喧鬧聲、列車的鳴笛聲、廣播的播報聲等聲音混雜在一起,宛如百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