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板
成語(Idiom):響板
發音(Pronunciation):xiǎng b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或行動激烈、有力,引起轟動或震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響板的含義源自于打擊樂器的“板”,當人們用力敲擊這種樂器時,會發出響亮的聲音。因此,“響板”比喻言辭或行動具有強烈的沖擊力,能夠引起轟動或震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言辭或行動激烈、有力,引起轟動或震動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演講、文章、舉動等具有強烈的沖擊力,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響板”最早出現在明代徐渭的《知北游》中。故事講述了北方地區一個普通人家的子女,因為家境貧寒,父母無力供養,只好讓他們去當戲班子的雜工。其中一個孩子擅長打擊樂器,他在演出中用力敲擊木板,發出響亮的聲音,引起了觀眾們的贊賞和稱贊。后來,人們用“響板”來形容具有沖擊力的言辭或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響”和“板”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個響板,引起了全場的熱烈反響。
2. 這篇文章寫得真是個響板,讓人讀后難以忘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語“響板”中的“響”字,與“想”字相似,想象自己在演講或寫作時,用有力的言辭引起轟動,就像敲擊響板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響徹云霄”、“聲勢浩大”等,以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拳擊動作真是個響板,把對手打得暈頭轉向。
2. 初中生:這部電影真是個響板,票房大賣,大家都在談論它。
3. 高中生:他的辯論技巧真是個響板,每次都能讓對方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