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地起樓臺相公
基本解釋
宋 寇準 出入為相三十年,不營私第, 魏野 贈詩曰:“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北人因稱“無地起樓臺相公”。 宋 王君玉 《國老談苑》卷二:“洎 準 南遷時,北使至,內宴,宰執預焉。使者歷視諸相,語譯導者曰:‘孰是 無地起樓臺相公 ?’畢坐無答者。”或謂此為有意譏刺的反語。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 宋 寇萊公 準 ,頗豪侈,以功業甚盛,人不之非。 魏野 詩云:‘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反語示譏耳。北使至,賜宴。歷觀座中,問譯者云:‘誰是 無地起樓臺相公 ?’蓋誤以此語為真也。”
成語(Idiom):無地起樓臺相公
發音(Pronunciation):wú dì qǐ lóu tái xiàng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無處安身,卻建起了高樓大廈。比喻一個人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困境中創造了美好的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一個人沒有固定的住處,卻能夠在無地之處建起樓臺。其中,“無地”指的是沒有地方安身,沒有穩定的居住環境;“起樓臺”則是指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創造出了美好的事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在逆境中能夠堅持努力,克服困難,創造美好的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能夠積極面對,不被困境所限制,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創造出美好的事物。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逆境中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被困難所打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醒世恒言·無地起樓臺》這個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王相公的人,他沒有固定的住處,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無地之處建起了一座高樓大廈。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只要有堅持和努力,就能夠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地起樓臺相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沒有任何資源,但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無地起樓臺,最終取得了成功。
2. 面對困境,我們不能氣餒,要像無地起樓臺的相公一樣,堅持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沒有地方安身的情況下,卻能夠建起高樓大廈,創造美好的生活。這種對比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醒世恒言·無地起樓臺》這個故事,了解王相公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建起樓臺的。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無米之炊”、“無源之水”等,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無地起樓臺的相公一樣,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無地起樓臺的相公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能夠創造美好的未來。
3. 高中生:無地起樓臺的相公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人的努力和智慧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4. 大學生:面對困境,我們要像無地起樓臺的相公一樣,堅持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