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起
成語(Idiom):表起
發音(Pronunciation):biǎo q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表面上看起來如何,實際上仍然如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事物的外貌或現象看起來很美好或很壞,但實際上并沒有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外表和實質之間的差異,強調表面現象不能代表真實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公羊般若的哲學家,他以善辯著稱。有一天,他被一位名叫子貢的學生問到:“人的外貌和內心是否一致?”公羊般若回答說:“外貌和內心是一致的。”子貢不服,于是公羊般若說:“你把你的內心表現出來給我看看。”子貢沒有辦法把內心表現出來,于是公羊般若得意地說:“你看,你的內心無法表現出來,所以外貌和內心并不一致。”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外表不能代表內心,事物的表象不能代表實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副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起來很有禮貌,但實際上卻很粗魯,真是表起。
2. 這個產品包裝華麗,但質量卻很差,真是表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表起”拆分為“表”和“起”,表象和實質之間的關系。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外表上看起來很有錢,但實際上卻是一無所有,就像表面起伏很大的水面下面是平靜的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貌合神離”、“外強中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看起來很勇敢,但實際上很膽小,真是表起。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的畫面很好看,但實際上玩起來很無聊,真是表起。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很精彩,但實際上劇情很糟糕,真是表起。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員工穿著很正式,但實際上工作態度很差,真是表起。
5. 成年人:這個政府宣傳的政策很好聽,但實際上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真是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