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梢
基本解釋
亦作“ 上稍 ”。與“下梢”或“下場”聯用,比喻事情的開端或前半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 鶯鶯 儘勸,全不領略,迷留悶亂沒處著,上梢里只喚做百年偕老,誰指望是他沒下梢。”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四折:“一齊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上稍里不眠花,下場頭少不得落一會草。” 元 無名氏 《抱粧盒》第三折:“我則怕連累了玉葉金枝,你常好有上稍無下稍,也不索多議論少成事。”
成語(Idiom):上梢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sh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精神狀態或行為舉止高尚,有風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梢指的是船桅上的最高部分,是船上最高的地方。在成語中,上梢比喻人的精神境界或行為舉止高尚,有風度,不卑不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品質高尚,舉止得體。可以用于贊美他人的高尚品質,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上梢”的故事起源不詳,但據傳在古代航海時期,船上的船長和高級官員通常會站在船桅的最高處,以便觀察周圍的情況和指揮船員。這個位置被稱為“上梢”。后來,人們將這個位置的高度和高尚的品質聯系在一起,形成了成語“上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梢是一個名詞,作為成語使用時,通常放在“上”字前面,表示高尚、不卑不亢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為人處世總是很上梢,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揚。
2. 他的行為舉止總是很上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上梢”與“高處”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船桅的最高處,俯瞰周圍的一切,展現出高尚的品質和風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高尚品質相關的成語,如“高尚”、“風度翩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上梢的孩子,不要做搗蛋鬼。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班長總是很上梢,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3. 高中生:在大家面前,他總是表現得很上梢,從不卑微。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隨時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