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國
基本解釋
◎ 中立國 zhōnglìguó
(1) [neutral state in war]∶指在國際戰爭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它對交戰國任何一方不采取敵對行為
(2) [a state in neutrality forever]∶由國際條約保證,永遠不跟其他國家作戰,也不承擔任何可以間接把它拖入戰爭的國際義務的國家
反義詞
交戰國、參戰國
英文翻譯
1.neutral state [nation]
詳細解釋
(1).有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戰時中立國亦稱“局外中立國”,指在國際戰爭中,保持中立狀態的國家。永久中立國指根據條約或單方發表的宣言(須得到國際承認),不論在平時或戰時,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
(2).借指在對立的雙方之間,不傾向于任何一方的人。《冷眼觀》第十回:“他們別人不知道,難不成 小穆 也不清楚我同你的情分嗎?他叫 阿二 來向我商議,要我做中立國,事成之后,提成客賬送我。”
成語(Idiom):中立國(zhōng lì guó)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lì g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國際關系中不參與戰爭、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國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立國是指在國際關系中保持中立立場的國家。中立國不參與戰爭,不與任何一方結盟或偏袒,保持公正和平衡的態度。中立國通常通過外交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并發揮調停、斡旋的作用來維護國際和平與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立國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某個國家或個人在爭議或沖突中保持中立的態度。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組織或機構在處理爭議時保持中立立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立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戰爭時期,有些國家選擇保持中立,不參與戰爭,保護自身利益。這種中立立場被后來的人們總結為中立國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立國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不參與任何一方。
2. 她在家庭紛爭中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中立國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國家站在兩個相爭的國家中間,保持平衡的姿態,不偏袒任何一方,這就是中立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立國的信息,可以深入研究國際關系和國際政治的相關內容,了解中立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中立國一樣,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對待每個同學。
2. 初中生:在班級競選中,我會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位候選人。
3. 高中生:在國際關系中,中立國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起到調解爭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