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觀
成語(Idiom):繭觀(jiǎn guān)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看問題,缺乏全面、客觀的觀點和思考方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繭觀是一個由“繭”和“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繭是蠶的蛹殼,觀指觀察。繭觀形容人的思想、見識受限,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看問題,無法把握全局,缺乏全面、客觀的觀點和思考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繭觀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思維狹隘,只看到眼前的問題,無法從更廣闊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整體利益的人,或者那些只看到表面現象而無法深入分析問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繭觀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相傳,有一位名叫莊子的哲學家,他的學說主張人應該超脫塵世的利益和欲望,追求自由和寧靜。有一次,莊子和一位朋友一起去山間游玩,他們看到一只蠶正在吐絲做繭。朋友對莊子說:“這只蠶很幸福,它只需要在繭里安心等待,就能變成一只美麗的蛾。”莊子聽后沉思片刻,然后說:“蠶只能在繭里度過一生,而我們人類則應該超越繭觀,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思考方式。”從此,繭觀成為了形容人思維狹隘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繭觀的成語結構是“名詞+動詞”。其中,“繭”是主體名詞,“觀”是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真是個典型的繭觀。
2. 這個領導只關心自己的利益,沒有考慮全體員工,真是繭觀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蠶繭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蠶正在吐絲做繭,但它只能待在繭里,無法看到外面的世界。這樣可以幫助記憶繭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繭觀相關的成語,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思維狹隘和缺乏全面思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看到小動物的時候,總是只關注它們的外貌和可愛,這樣是繭觀嗎?
2. 初中生(12-15歲):有些同學只關心自己的成績,而忽視了班級的整體榮譽,這是繭觀的表現。
3. 高中生(15-18歲):在國際事務中,我們應該摒棄繭觀,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